欢迎来到飞秒常识网,分享日常知识平台!

种田是什么意思

作者:飞秒常识网小编首发 来源:飞秒常识网 时间:2023-05-18 16:03:46 阅读量: 分类: 常识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来自飞秒常识网小编的整理,以下是关于种田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用!

种田是什么意思1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眼下,江西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装满水稻种子的无人机已经升空;河南柘城,农业技术人员远程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宁夏贺兰县隆源村,小麦自动播种机正准备下地……大江南北,春耕渐次展开。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农业农村部算过这样一笔账: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

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亿到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

△2022年3月,浙江省温岭市一家庭农场,农民驾驶钵苗摆栽机进行作业。

耕地数量有限而需求庞大,对于耕地的使用就必须要精打细算,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

这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菜和饲草料的生产,就是一年生的禾本科作物,不能用于播种多年生作物;

二是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

三是10亿亩高标准农田原则上要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确禁止这些“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的行为。

“今年计划种30亩大豆,其中轮作15亩。”最近,黑龙江绥化市经建村村民梁俊福家的种子、化肥已经全部到位,“改种大豆,每亩地有150元的轮作补贴,单这一项就相当于多赚2250元。”

粮豆轮作是加快保护修复黑土地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从质量上看,我国耕地中低产田占比2/3以上,还存在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必须要提高黑土地的保护利用,加强土壤盐碱化和酸化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

△2022年3月,宁夏吴忠,运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技术,红寺堡镇一生产基地开展滴灌节水千亩春小麦播种。

农业农村部提出,到今年底,确保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为建设高标准农田,各地铆足了干劲儿——

甘肃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撂荒地整治、高效节水灌溉、山旱地宜机化改造等相结合,一体推进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广西大力开展“我为农民护良田”行动,大力加强耕地土壤检测、田间试验和技术培训......

据相关数据,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能够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项目区粮食产能可以平均提高10%—20%。

除了有明确的耕地利用要求,还要严格责任考核。

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由此可见我国对耕地保护的决心与力度。

△2022年3月,广西玉林,一杂交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陆续开展春耕播种。

“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词来理解:

“终身追责”。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并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要足额的不是有差额的,要带位置的不是只是账面数字的,层层分解下达到各地,由中央和地方来签订责任书,实行上图入库......”今年全国两会上,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作出了详细阐释。

“全程监管”。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补充耕地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真正实现补充耕地的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

“严格管控”。要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推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耕地保护合力;对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利用状况进行全面核查,摸清耕地底数,明确每一块耕地的具体位置和用途,管控种植结构......各地纷纷出台措施确保对耕地的严格管控。

田长实地巡查,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长牙齿”的硬措施让耕地保护监管网越织越密。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以前有的村民在田里种枇杷、种葡萄、种苗木、挖塘搞养殖等等,哪个赚钱做哪个。”“现在,田长在监管、机械田里转、种田能挣钱。不变的是,农田依旧是农田,而且是良田。”“未来,就靠这些良田过上好日子了。”这是农民的心声,也是我国严格耕地保护取得的喜人变化。

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我们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

种田是什么意思2

近日有媒体发布了一则关于“千亩农田种草坪”的视频。

视频中提到江苏泗阳县的一部分耕地,原先是用来种植粮食的,后来土地流转后被合作社承包种上了草,已经种了9年,目前合同时间还有5年。

当地村民对这个事情很排斥:认为好好的地不种粮食,居然拿来种草,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有人则非常愤慨:种植草坪,改变了耕地的性质,越过了国家保护基本农田的红线,是违法了,为什么没有人监管?

但也有一些人则表示:无所谓,我家农村的地也没人种,有人承包还能有租金,还有人管,何乐而不为,为啥还要管种什么?

草坪经济?千亩良田种上了草

早前,很多地方都流行“草坪经济”,该地区也不例外,有一些地方更是通过种草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2009年的时候,该村庄就和一个种植草坪的合作社签订了流转协议,价格是800元/亩(3年一涨,幅度10%),期限则是2009年到2028年,截止到2023年,该地种植草坪已经9年了。

据村民表示,流转之前并不知道是用来种草的,等签了之后,人家都种上了才知道。每年的土地租金也给得不及时,催了才会给,不催不给。

一开始,当地村民对种草坪有所不满,但也没有这么排斥,直到看到自己的土地被严重破坏之后,就再也坐不住了。

种草和种粮食是不一样的,种粮食的土地,只要维护得好,且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是能一直保持土壤肥沃的,而种草,为了保证草皮的存活率,每收割一次,都要刨走2-3cm的土壤。

一年的时间,草皮可以收割三四次,也就是说一年得带走大约10cm的土壤,而且已经持续种植9年,可以说,这个量是非常夸张的,导致种植草坪的土壤已经被严重破坏了。

和周围种植小麦的土地相比,种植草坪的土地常年被挖土,已经非常低洼(低了五六十公分),远远看,有的是“斑秃”,有的则是整个光秃秃的,和绿油油的小麦形成明显差异。

刚开始,村民也向当地机构反映这种情况,但至今没有得到解决,视频中记者也拨打了监管电话,对方则表示已经知道这个情况,会尽快整改,然而当记者问具体什么时候能整改完,对方没有回答,直接挂断了电话。

基本农田是红线,不允许践踏

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人对于土地的感情是不深厚的。

就拿我来说吧,小时候长在农村,插过秧干过农活,长大后就没种过一棵蔬菜,父辈其实也没种过地,父亲在城市里奔波赚钱,渴望在城市里扎根,叔叔考上了大学,更不会回到农村生活。只有爷爷奶奶那一辈才是真正的农民,但爷爷去世后,奶奶跟随我们到了城市,乡下的地也就不种了,让亲戚打理。

在我之后,像我弟弟更是连种田都没体验过,可能连蔬菜的种类都分不清。

很多人对土地没有深厚感情,这是事实,自然就有了“种草和种田有什么区别”的言论。

事实上,江苏泗阳种草坪的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人动了“基本农田”,危害了国家利益。

据视频表示,当地种植草坪的地曾经是公示的“基本农田”,是有标示牌的,后期这个标示牌不明缘由消失了,只有牌没有字。

什么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也叫永久基本农田,是享受永久性保护的土地。基本农田划分后,只能用来种植特定的作物(主要是粮食),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得改变种植的物种。

换句话说,无论是自己种还是租给别人种,只要是基本农田,就只能用来种粮食,种植其他果树、草坪等经济作物都是违法的。

每恢复1cm土壤,至少需要300年

种植草坪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土壤一旦破坏之后,几乎是难以恢复的。

之前我就写过东北的黑土地正在流失的文章,东北是中国的粮仓,东北大米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程度是有目共睹的,而东北之所以如此高产,正是因为黑土地。

黑土有多肥沃呢?我看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评论,大概意思就是以前上山下乡的时候分到了黑土地,后面回到自己的家乡,当时就和家乡的人“吹嘘”:黑土上种植作物从来不用撒肥,作物长得很好。

黑土的肥沃主要是因为土壤层里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大约是4-16%,相比较南方土地中,腐殖质大约只有1%,黑色也是源自腐殖质。

腐殖质层的形成是非常漫长的,植物自然腐烂,再加上东北这样特定的气候和温度,才能形成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科学家预估,每形成1cm的腐殖质层,大约要耗费200-400年。

据研究表明,近几十年里,黑土地已经流失了20多厘米了,按照科学家的预估,相当于几千年的腐殖质积累已经丢失了。

这还是相对正常的情况下,土地流失的情况,而种草坪带来的土壤破坏更为严重。

按照一年收割3-4次,一次带走3厘米土壤来计算,一年带走的土壤大约是10cm,这10cm的土壤均是肥沃的腐殖质层,是种植作物的关键,相当于一年就丢失了大约3000年的有机物质积累。

这哪里是卖草,简直就是卖土,这片土地曾是一亩一千多斤的高产田,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当地,据说种草坪的地大约有一千多亩。可想而知,以后子孙后代怕是有田也种不出作物了。

最后

总的来说,目前的农业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城市化水平还在提高,土地慢慢被蚕食,另一方面,农民也需要生存,会种植更有价值的经济作物。

近日,湖南郴州一农户就发出了“自己的地为什么不让种”的灵魂质问,他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了1.5亩生姜,还没成熟就被强制拔掉了,心痛不已。

只能说基本农田的相关规定是不允许违反的,这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遵守规定的同时,也要关注农民的心声,现在的农民是真的难。

就拿烧秸秆来说吧,确实会污染空气,但是烧秸秆有利于杀虫和增加肥力。

种田是什么意思3

“安贫乐道”,其真正含义并不是要我们安于贫困,它是一种生活理念。“贫”并非“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态度。即不奢望过高,不追求奢靡,以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为乐,这便可以称之为“安贫乐道”。

世事沧桑变幻,贫富皆尽体味。一切铅华洗净之后,粗茶淡饭亦是人生真正的滋味。做人,应超脱尘世俗物的牵绊,看清人生真正最具价值的所在。

现在有的人多不安分,即使有了财富、名位、权势,我们仍然在不停追逐,常常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经常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种不安之中,而找不出合理的理由。面对生活,我们的内心会发出微弱的呼唤,只有躲开外在的嘈杂喧闹,静静聆听并听从它,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将在匆忙喧闹的生活中迷失,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为了舒缓心情,有的人借着出国旅游去散心解闷,希冀能求得一刻的安宁,但终究不是根本之策。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富翁来到一个美丽寂静的小岛上,见到当地的一位农民,就问道:“你们一般在这里都做些什么呀?”

“我们在这里种田过活呀!”农民回答道。

富翁说:“种田有什么意思呀?而且还那么辛苦!”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农民反问道。

富翁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欣赏风景,享受与大自然同在的感觉!我平时忙于赚钱,就是为了日后要过这样的生活。”

农民笑着说:“数十年来,我们虽然没有赚很多钱,但是我们却一直都过着这样的日子啊!”

听了农民的话,这位富翁陷入了沉思……

也许,生活简单一点,心理负荷就会减轻一些。外出到远方,眼前的繁华美景,不过是一时的安乐。与其辛苦地去更换一个环境,不如换一个心境,任人世物转星移,沧海桑田,做个安贫乐道、闲云野鹤的无事人。

所以,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孔子的“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一种安贫乐道;颜回“一瓢饮,一箪食,人不堪其忧,而回亦不改其乐”也是一种安贫乐道;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亦是一种安贫乐道;近代弘一法师“咸有咸的味,淡有淡的味”还是一种安贫乐道。安贫乐道,无疑是一种极为高明的生活态度。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积极地接受生活,享受生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安贫乐道呢?我们需要认识到,幸福与快乐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但生活其实十分简单。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

世界上的事,无论看起来是多么复杂神秘,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的,关键在于是否看得透。生活本身是很简单的,快乐也很简单,是人们自己把它们想得复杂了,或者人们自己太复杂了,所以往往感受不到简单的快乐,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弄不懂生活的意味。

我们常常这样地感叹:生活太累!快乐离我们太远。其实,不是快乐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不是寻找快乐太难,而是我们活得不够简单。

人生当中有太多的诱惑,如果我们在各种诱惑面前分不清、看不明,那么只能是盲目地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地为名利而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为了功名利禄、锦衣玉食不停地追求。等到喧嚣过后,一切归于寂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千疮百孔,连自己原本拥有的快乐都已经丢失掉了。

快乐就源自于自己的心底,是一种与财富、名利、地位无关的精神状态。现代人为了名利、财富、金钱而疲于奔命,有时候甚至置亲情、个人健康于不顾,最终丢失了亲情、透支了身体。在心里,生怕失去了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却又逢人便感叹:“唉,活得真累!”累什么呢?不就是累财、累名、累地位、累一己之得失、累个人的利益而已吗?怎么才能不累?这显然需要一颗安贫乐道的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飞秒常识网小编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种田是什么意思:http://www.sirenlaw.com/changshi/84041.html

上一篇:金华火腿怎么做 | 下一篇:赵薇出什么事了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