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内容是来自飞秒常识网小编的整理,以下是关于扫地用的叫什么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用!
扫地用的叫什么1
这些年国内扫/拖机器人市场可以说卷的厉害,进步神速,从最开始的扫地,到后来的拖地、扫拖一体,再到自动集尘、自动清洁拖布、烘干等,在“助人变懒”这件事上的表现也是越来越好。
不同的家居环境和使用场景对于机器人的功能也有着不同的偏好与需求,今天的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拖地功能进行的对比实测,选取的也是目前市面热销并具有代表性的4款机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附上4款机型参数对比,供参考,然后我们再来具体展开看看:
从原理上分析,拖地效果取决于三个核心参数:单位时间清洁次数、拖布下压力、拖布湿润度。
①单位时间清洁次数:石头>360>云鲸=科沃斯除石头外,云鲸、科沃斯、360采用的都是旋转拖布的方案,云鲸也是拖布自清洁机器人的鼻祖了,凭借19年上市的J1拉开了国内扫拖机器人的又一轮内卷升级。
云鲸的“旋转拖布 清洗肋自清洁”基本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公版方案,无论是科沃斯的T10 TURBO还是云鲸J1的升级版J2,都是标准的这种方式。双拖布设计、180转/分钟的旋转速度,只是在拖布的形状及材质上略有不同。
360小章鱼的设计相对来说就比较特别了,首先它是唯一一款纯拖地的机器人;
而且将拖布数量增加到了四个。难怪叫“小章鱼”,还挺形象的,看上去还真挺像的。
旋转速度也提升到了200转/分钟;
而石头则比较另类,独辟蹊径的采用了可升降的声波震动拖地方案,整个拖布分为震动区和纳污区。
震动区可以实现每分钟3000次的高频震动(16倍的擦拭频率),有效瓦解地面顽固污渍,同时纳污区把污渍“刮”走,完成清洁任务。
这一点应该也很好理解,如果拖布没有足够的下压力,那么无论是旋转还是震动都是在做无用功。
- 被动式:石头>360≈科沃斯≈云鲸
就是靠机器的自重将拖布压在地面上,但是这一前提是保证拖布平面的水平,比如下图这种情况,由于扫地机在工作中被格尺等物品垫起,这样一来拖布的下压力就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导致清洁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一点,石头G10的方案是滚轮 主刷全浮动设计,可随地面路况进行上下 左右浮动,保证机器底部始终贴合地面。其它机型也可以以此思路进行比对,有无相应针对性设计。
- 主动式:360=云鲸>科沃斯>石头
除石头外,其余三款机器还都主动施加了下压力,
360和云鲸都是10N,可以有效提升拖地效果。
360小章鱼↓
云鲸↓
科沃斯稍微低一些为6N↓
为了更好地软化清洁污渍,与拖布能够持续维持合适的湿度是必不可少的。
市面在售的所有旋转拖布机型,均是通过长绒拖布自身吸水从而保证湿拖,但是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越拖越干;
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么增大前期拖布吸水量,这也是为什么四个拖布的360要相对好一些的原因;
要么增加回洗频率(降低清洁效率),要么改进拖布材质。
石头G10S则是增加了机身水箱,通过蠕动泵实现对拖布的实时补水,使其始终保持合适的湿度;科沃斯X1其实也是这一方案,不过并没有下放到T10 TURBO身上。
清洁效率直接取决于机器人单次通过时的清洁面积,也就是拖布的覆盖范围。
通过测量可以看到,拥有4个拖布的360拖布宽度最大,达到了330mm;
相比之下,科沃斯和云鲸则为260mm和290mm;
石头的拖布宽度虽然达到了300mm,但是由于其采用的声波震动拖地方案的有效区域仅为震动区部分;
所以实际拖布清洁覆盖范围约2/3机身宽度,200mm
这样对比下来,可以看到360的四拖布的方案在清洁效率上大幅提升;
在实际清洁过程中,沿墙及绕桩过程中,由于拖地方案的关系,很多机器人都会存在清洁不到的死角。
石头G10S Pro↓
科沃斯T10 TURBO↓
云鲸J2↓
在这一part上,360小章鱼得益于与机身基本等宽的四拖布的设计表现是最为优秀的,沿墙清洁时,几乎不存在遗漏和死角。
尤其是在绕桩清洁时(桌腿、凳腿)的表现也非常不错,相比沿墙的死角,这个场景大家可能更为关注;
由于很多家庭环境中地面存在高差,比如过口石、厨房/阳台的移门门槛等,这时就需要考验机器人的越障能力了,免的干着急过不去从而导致清扫区域的缺失。
这里我找了一块1.8cm后的颗粒板模拟门槛依次来看下各个机型的表现;
石头G10S PRO↓
360小章鱼↓
科沃斯T10 TURBO↓
云鲸J2↓
可以看到几款机型都可以顺利通过,应对普通的门槛应该没什么问题,供大家参考。
②地毯像我这种家里铺了地毯的,还会关注机器人的地毯规避方案,毕竟湿拖布上地毯很容易把地毯打湿弄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用的方案是设置禁区。但是由于操作简洁度不同,各家产品使用体验确实差别蛮大的;
还有的并不支持电子虚拟墙,只能额外使用虚拟墙贴;
此外,部分机器人还会增加超声波地毯识别传感器(石头G10S/科沃斯T10 TURBO/360小章鱼);
通过超声波在地毯和地砖上回声表现不一致来精准判断地面材质。当开启「规避地毯模式」时;
机器会主动避让地毯,避免打湿地毯;
另外,石头还设计了拖地模块智控升降功能,当侦测到进入地毯范围时,会主动抬起擦地模组,
但是拖地模块抬起的最大范围只有5mm,比较适合短毛地毯使用。
机器人的高度会直接决定其能否进入床底、沙发底等易遗漏的位置进行清洁。不过大部分旋转拖布产品,高度主要集中在10.5cm左右。
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旋转拖布模块的加入,另一方面就是由于顶部凸出的LDS激光导航;
360小章鱼为了解决机身高度的问题,延用了X100 MAX的隐藏雷达设计,
将机身高度大幅降至7.9cm,比肩视觉导航机器人的超薄设计。
这样一来,如果你家的家具如果离地高度在10cm以内,360小章鱼的优势就很大了。
对于南方的家庭,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担心拖布清洗后,久晾不干,从而导致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在这一点上,四款机器都非常默契的配备了烘干功能。
不过就是石头G10S的烘干模块需要选装,299元;
而其余三款均为标配,哪怕是最便宜的360都有,很实在了。
05.工作噪声对比工作噪声会直接影响使用的体验感,而机器人的噪声主要由风机决定,吸力越大噪声越大。我一般是把机器人设置为为我不在家的时候进行定时清扫。
在这一项上,表现最好的就是360了,由于是一款纯拖地机器人,没有内置风机,因此工作噪声非常低,可以随时进行工作也不会打扰到家人。
环境噪声40dB↓
工作时噪声54dB左右↓
云鲸的话,由于是通过更换模块分别来实现扫拖功能的,所以在进行拖地工作的噪声表现和360一样优秀。
我们使用酱油来模拟污渍测试下各个机型的拖布自清洁能力;
360小章鱼↓
石头G10S↓
科沃斯T10 TURBO↓
云鲸J2↓
大户型的话还要考虑水电续航,不然屋子都打扫不完;
电量不够的话,可以通过断点续扫这一软件算法的方式来解决,当机器人电量不足时,会自动返回基站充电,电量补足后会继续之前的工作。
而拖地功能就不行了,没水了是真就不拖了,也没法清洗拖布了,所以一是要看清/污水桶的容量,目前这四款的差距不大,云鲸最大,石头最小。以360小章鱼的使用经验来看,每次清洁96㎡,基本上使用3次需要补一次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21年依然是云鲸率先推出了支持自动上下水的J2;
选装的价格也不贵;
而且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也是目前最好的;
当然其它3款也不甘落后,都推出了自动上下水的选装件,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购买安装。
推荐指数:★★★★
作为一款纯拖地的机器人,360小章鱼算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市面上单扫的机器人不少,但是单拖的应该这是第一个。而且经过实测可以看到,从拖地功能上来看,丝毫不逊于其它三款价格更贵的产品。
- 四拖布的独特设计拥有更高的清扫效率;
- 超薄的机身可以覆盖更多的使用场景;
- 配备地毯识别传感器,湿拖不上地毯
- 支持拖布自清洁、自动风干以及可选配上下水
最关键的是售价便宜啊,只要2299,特别适合家里已经有吸尘器或者有扫地机的用户,之前的机器卖了可惜,又想拥有自清洁的拖地功能解放双手,那么完全可以入手一台360小章鱼搭配着用。
②石头G10S推荐指数:★★★★
从产品性能及表现上来看,石头G10S的表现非常全面,相比去年的G10,G10S系列进行了全面的升级,5 2全能基站是其最大的卖点,吸力和避障能力都进行了提升。
不过价格也是最贵的,快能买两台360小章鱼了,用其它三款和它对比有点欺负人了。选配的烘干 上下水套件售价要899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果你预算比较充足,想要一步到位,一台机器搞定扫地拖地解放双手,那石头G10S是你不错的选择。
推荐指数:★★★☆
作为自清洁拖布机器人的鼻祖,云鲸J2拥有不错的拖地水平,而且在服务上做的特别好,各种客户回馈、售后反应的表现也是目前我接触过的品牌中做的最好的。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产品升级太慢,都2022年了,app的使用体验仿佛还停留在5年前……避障依然是最基础红外传感器,扫拖功能需手动切换才行,依然没法完全躺平。
之前我会建议用云鲸专门拖地,搭配其它扫地机使用,但是现在有了更便宜的纯拖地的小章鱼,这一场景下,云鲸已经不是最优选择了。
不过云鲸的自动上下水倒是非常值得,首先售价很便宜,搞活动的话还会免费送,其次安装服务的覆盖范围与水平也是目前最好的。
④科沃斯T10 TURBO推荐指数:★★★
参数不错的扫拖一体机器人,价格也还可以,不过稳定性一般,我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好几次找不到基站的情况,还有在避障时出现反复“撞墙”的莫名其妙的情况(正常应该碰撞一次后,就应该标定此路不通)。后来升级固件后倒是没在出现,不过确实让我心有余悸,希望科沃斯能够改进下。
扫地用的叫什么2
一、前言:能全屋视频巡航、只需换水的全能扫拖机器人
这几年,随着国产品牌在智能家居行业不断精进,智能家居产品正在成为市场主流,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
但很多时候,所谓的“智能家居”,并不那么智能,不但很多功能需要用户频繁操作,甚至有比人工操作更麻烦的尴尬时刻,不少人调侃这其实是“人工智障”。
以扫拖机器人为例,对于大部分商家来说,所谓的智能只不过是传统设备加上山寨芯片,再把一大堆功能杂糅到机身内,不管操作都塞进粗糙的App,功能杂乱不说,还不如自己上阵更简单。
如何让用户能够信任智能扫拖机器人,放心地把全屋清扫交给智能扫拖机器人?这是当下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次我们拿到了科沃斯最新发布的扫拖机器人地宝X1(为方便表述后续简称地宝X1),这正是科沃斯为解决用户全屋清洁问题给出的答案。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下。
为解决传统扫拖机器人不够智能的问题,科沃斯在地宝X1中加入了一站式清洁中心功能基站,将自动集尘 自动回洗拖布功能融入进拖地机器人中,而且还加入了自清洁以及自补水功能。
而无人驾驶汽车同款旭日3高算力AI芯片的加入,更是让科沃斯地宝X1的算力提升了16倍,物理单帧识别准确度提升20%,识别速度提升20倍。
再加上融合RGBD传感器的科沃斯自研AIVI 3D技术,面对家具、移动物体都能做到有效避让,并且能够识别地板、瓷砖、地毯等地面材质,匹配最适合的清洁方案。
此外,科沃斯地宝X1还新增了YIKO智能语音助手,可识别用户语音指令并语音反馈给用户并得到确认之后,才会正式开始行动。
不止是扫地,科沃斯地宝X1还集成了扫、卷、吸、拖一体化自动清洁,并且具备科沃斯目前最强的5000Pa吸力。OZMO Turbo 2.0旋转加压擦地系统和六角形拖布支架高速对旋,可以模仿人工时式下压清洁。自动补水功能可持续为拖布补水,由远及近恒湿擦地。
借助960P星光摄像头,更是实现了全屋视频巡航功能,可以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巡视家里的每个角落,看看哪里需要清洁,更平添了几分乐趣。
以下是科沃斯地宝X1的详细参数:
二、外观:经典北欧风格 B&O设计同款
科沃斯地宝X1采用北欧风格设计,机身覆盖了大面积盖板,凸起的dToF传感器上的银色光圈凸显科技感。
触摸式电源按键上还有LED灯,设计倒是蛮细致的。
避障模块上有黑灰条纹装饰,与银色盖板搭配并不显得突兀。
打开盖板首先看到的是集尘箱,右上方红色左右滑动按钮是电源键,电源键上方则是快捷连接按键。
在连接APP时,在开机状态下轻按连接键1秒左右松手,即可听到连接提示音,连接键上依然有灯光提示。
机身底部的结构相对复杂,最上面是传统的导向轮,左右各一个动力轮,咬合式设计能让动力轮适应更多使用环境,减少在角落卡死的状况。
可拆卸的双边刷毛长度较长,清扫时也能获得更大清扫面积。
中间则是拥有5000Pa超大吸力的吸力滚轮。
可拆卸旋转拖布体积较大,并且拥有每分钟180转的超高转速,能够模拟手动清洁时的下压动作,更适合对清理地面顽固污渍。
机身正面的传感器模块中,集成了AIVI 3D传感器,能够提升科沃斯地宝X1在清洁时避开障碍物的效率。右侧则是一颗960P的星光摄像头。
基站体积较大,整体设计风格与地宝X1持一致,正面大面积黑灰色面板与侧面银色面板设计,整体风格质感十足。
基站顶部则是触摸式按钮,依然带有LED灯光指示。
打开顶部盖板,左侧是污水盒右侧是清水盒,在日常使用时科沃斯地宝X1可以自动清洁拖布并完成换水,只需按需倒掉污水盒里的污水,以及给清水盒加水即可。
两个水盒中间则是随机附赠的清洁三件套,分别是换用拖布毛刷以及科沃斯地宝X1专用清洁剂。
机身充电仓上方隐藏着集尘空间,内置了一个2.L的超大集尘袋。
基站底部是充电触点以及换水接口、拖布烘干加热器。
三、APP:3D视图 双向语音 视频模式很新颖
对智能扫地机器人而言,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适配APP绝对是产品的加分项。
科沃斯地宝X1使用的APP名字就叫“科沃斯机器人”,很直白,挺好记的。
在APP第一界面,有智能清洁和视频管家两个选项,第一个选项中是常见的动力调整、清理次数、水量查看等选项。
在区域选择界面,除了可以自定义清扫区域,还可以对吸力、清扫顺序等进行设置,比如先清扫客厅,再清扫卧室。
在功能设置界面,可以选择清洁力度,分别有高效清洁、日常清洁以及深度清洁,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清扫力度。
智能清洁设置里,可以选择AIVI 3D、断点续扫、地毯增压以及自动集尘,开启AIVI 3D后可以提升科沃斯地宝X1识别并避开障碍物的能力。
断点续扫则让机器人自行决定扫地节奏,在没电之后自行返回基站充电,之后继续把既定的清扫任务完成。
地毯增压是在机器人遇到地毯时,吸力会主动增强。
在耗材界面可以查看耗材剩余时间,包括边刷、滚刷、滤芯等等。
在“科沃斯机器人”APP中还加入了少见的3D地图模式,在机器人完成建图后,可以在地图上选择障碍物的类型,比如单人床、单人沙发、茶几等。
完成建图后,可以选择外墙范围,以便让机器人的清扫范围更加精准。
语音助手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功能,用户可以说出“OK YIKO”即可直接与科沃斯地宝X1对话并完成响应工作。
在科沃斯地宝X1基站上,可以选择清洁拖布、积尘、烘干等功能,如果不会使用也有指导手册,更有视频版指导,蛮贴心的。
在科沃斯地宝X1上加入了相当吸引人的全屋巡航功能,配合960P星光级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家居环境。
在已完成扫描的地图上,还可以实时完成点哪扫哪功能,充当家庭跑腿小助手非常方便,我们来看下摄像头的实际拍摄效果。
不得不说,平时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个视角,除了可以更好地看清家里哪些地方需要清洁,日常使用起来也多了一分乐趣,突然有种大王让我去巡山的感觉。
德国莱茵TüV隐私安全认证,让地宝X1成为唯一一款同时取得软件硬件双向全链路TüV安全认证的扫拖机器人,隐私安全方面自然不用担心。
四、测试:超大吸力 按压式拖地很有用
科沃斯地宝X1拥有5000Pa超大吸力、双边刷毛,清扫范围比单边式更广。六角形拖布高速对旋支架配合OZMO Turbo 2.0,可以模仿人工擦拭向下加压。
恒湿擦地功能,地宝水箱可以持续为拖布补水,由远及近恒湿擦地,我们来看下实测清扫效果。
首先是常见的碎纸屑等轻度垃圾,对于拥有5000Pa超大吸力的科沃斯地宝X1来说,这样的挑战难度为0。
日常家居环境,地面难免有大颗粒污染物,比较掉在地上的零食残渣、小石子等,不过这些对于科沃斯地宝X1来说依然没什么压力。
家居环境中最难清洁应该就是带有粘性的污染物粘在地上,如果是手动清洁费时费力。
我们使用的是倒上可乐的碎纸屑,科沃斯地宝X1应对这种条件的污染物依然可以打扫干净。
科沃斯地宝X1刚拖扫过的地面,可乐粘性几乎已经消失,拿干净的卫生纸测试,也只有水渍痕迹。
自带的清洗拖布功能十分好用,而且可以选择每次回归基站都清洗拖布,可以大大节省日常使用时清洗拖布的时间。
清洗后的污水盒能看出来机器人的工作成果。
基站自带的烘干功能十分实用,烘干程度远比正常晒干要来的快,而且更为干爽。
五、总结:功能强大 科沃斯很用心
对于当下的扫地机器人来说,并不是把所有功能一股脑加到设备上,产品就能大卖特卖。如今的消费者市场看中的,也早已从能不能用,转变为好不好用,这对厂家和产品的要求无疑更高。
我们在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地宝X1全能版上看到了科沃斯的努力,5000Pa超大吸力、AIVI 3D自动导航系统等等,可隔离0.3μm过敏源2.5L超大集尘袋,让用户使用也能更加放心,让科沃斯地宝X1的产品力达到了行业前列水平。
创新性的六角形拖布支架高速对旋,模仿人工擦地向下加压模式,配合圆形双盘下压式拖布,针对地面顽固污渍、大颗粒污渍清扫有奇效,搭配均匀控水技术,做到均匀清扫地面。
搭配可自动换水、清洗烘干拖布、基座,日常使用只需定期给基座换水即可,免去传统扫地机器人需要定期清洗拖布的麻烦,而且即洗即烘干还能减少细菌滋生。
在“科沃斯机器人”APP中,除了可以自定义清扫区域,还可以设置家具清扫、房屋清扫次序等,更可以在墙壁设置中选择不便清扫的区域。
极为有趣的全屋巡航功能,可以让科沃斯地宝X1化身家庭跑腿小助手,更可以使用实时监控功能从不同角度探索家里的每个角落。
需要注意的是,科沃斯地宝X1虽然拥有功能强悍的AIVI 3D技术,能够让机器人在清理时有效避让临时出现的障碍物,但避让灵敏度过高,面对3cm左右的障碍物,机器人都会选择避开,如果家里长时间没有打扫的话,建议在清扫时关闭AIVI 3D功能,在进行精细打扫时再打开。
总的来说,科沃斯地宝X1是一款功能强大且相当有趣的产品。如果你正需要一台能够细致入微、清扫家庭地面每个角落的、更加智能的扫地机器人,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地宝X1全能版会是非常适合的选择。
扫地用的叫什么3
曝光坑人五款打扫卫生神器。
好多家人们让我曝光几款家里打扫卫生用的神器,来了!都是带把的,宣传都老狠了,真实体验那是非常不好使,不多5款。
·第一个:床底除尘神器。就这玩意商家宣传无孔不入,干湿两用、伸缩的杆、清洁无死角,实际拿到手质量不咋地。材质有点薄,劲大一点,这就弯了,这个头又扁、又窄、还掉毛。这里边就是一个普通的塑料,买了的正常用别用劲,不然就嘎巴一声说再见,用不了了,是个好发明,就是质量不行。
·第二个:卫生间地刷。宣传的挺好,刮刷两用,这边刷这边刮,卖16块8。刷头参差不齐的,是不是得剃剃头了,宽度也不对,拍的是25.5厘米,它给发来的不到23厘米,是不是抽条、要脸不?而且杆用一回就完犊子了,退不了了。不是,铁皮管就不能加厚点吗,坑老人了,好评是真多,不信去看看,没好字。
·第三个:一次性马桶刷。带来一盒,商家说这上面自带清香,双倍抗菌清洁剂,甩扔扔非常方便,我一试就呵呵了,根本刷不干净。海绵又薄又软,使不上劲,后面还带了一个小夹子,是一个好设计,就是东西不咋地,卖的还不便宜,典型的中看不中用,一星都不给你。
·第四个:地板粘毛神器。主要就是粘头发、粘毛、沙发、床都可以粘。实际体验,滚筒材质太次,又薄又脆,撕的时候能带下来好几张,不但浪费,偶尔还粘地板上了,抠半天才抠下来。本来用神器是为了干活节约时间,结果更费劲了,我要你何用。这可真是什么玩意都敢叫神器,上一边去吧。
·第五个:魔术扫把。广告宣传挺好,黑科技扫把能扫地,能刮水,没有扫帚头,买回来一看,薄薄的一片我就用一次看卷边了、变形了。塑料材质这边太薄而且钢管也不是很硬,你看使点劲就弯了,说是能代替传统棉拖可以无死角,你这玩意真取代不了。可别在这吹了,好评都是刷的。说到好用的肯定拿它钱了,3块5块的真坑人!
这几个刀枪棍棒、斧跃钩叉真不咋地,所谓神器实际是浪费钱又浪费力。这些商家你们特么长点心吧,多在质量上下下功夫,别都研究宣传广告,说那些话你自己都不信,有用吗?支持骏弟的点赞转发,让亲戚朋友也看看,要不还得有上当的。别忘了关注骏弟带你避坑少上当!还想看我测啥,评论区扣出来骏弟给你们都安排。今个就这样明天继续,拜拜。